中新社北京3月1日電(記者陳溯)剛過去的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?厄爾尼諾的影響有多大?1日,中國氣象局對此進行了回應解讀。
在當天召開的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,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表示,暖冬的判定是基于整個冬季平均的氣溫進行判斷,是與常年進行比較。例如,全國有2500多個臺站,如果單站冬季平均氣溫偏高幅度超過本站暖冬閾值(通過三分位概率統計而得),即可定義為單站暖冬,如果全國有一半以上的臺站出現暖冬則定義為全國暖冬。
“因此,即使某一年中國為暖冬,也會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,不排除某些地區冬季氣溫明顯偏低。暖冬年份也不排除極端的強寒潮導致的階段性強降溫。”賈小龍說。
賈小龍表示,2023/2024年冬季,中國暖冬指數為36.7%,即全國只有36.7%的站點出現暖冬,全國冷冬指數為15.0%,均沒有達到一半,因此總體來看,2023/2024年冬季為正常年份,但空間差異比較大,從暖冬指數空間分布來看:暖冬主要出現在華南、西南等地,而華北南部、黃淮、江淮一帶多為冷冬。
賈小龍表示,2023/2024年冬季冷空氣活動較為活躍,寒潮次數偏多,強度偏強,共有11次冷空氣過程影響中國(其中3次寒潮),較常年同期偏多。冬季中高緯度環流系統表現出很強的季節內變化特征,西伯利亞高壓等冬季風環流系統階段性偏強,氣溫冷暖起伏較大。
“從統計上來看,厄爾尼諾年中國出現‘暖冬’的概率相對較大,不過影響中國冬季冷暖的最主要因子是西伯利亞高壓、極渦等中高緯度環流系統,而這些中高緯度環流系統的變化主要決定于大氣內部動力過程,受厄爾尼諾事件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。”賈小龍說。(完)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mqnp.cn/showinfo-188-316294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